奉献航空
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15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
在新中国航空工业迎来74周年华诞的时刻,我的内心满是感慨与激动。作为一名去年入职的现场工艺工程师,我有幸踏入这个充满挑战与的领域,开启一段与航空紧密相连的征程。

回溯航空工业的发展历史,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航空工业的一穷二白,到如今多款先进战机翱翔天际、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商业运营,每一步都凝聚着航空人的心血与汗水。在那个物资匮乏、技术落后的年代,老一辈航空人怀揣着对航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坚定信念,白手起家,艰苦奋斗。他们以简陋的设备和顽强的毅力,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,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两院院士顾诵芬院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在研制歼8飞机的过程中,为了获取准确的飞行数据,他不顾个人安危,乘坐歼教机跟随歼8进行飞行观测。这种为了航空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,深深震撼着每一个航空人。还有罗阳同志,为了我国舰载机事业的发展,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,用生命诠释了对航空事业的忠诚与担当。他们的优秀事迹如同一座座灯塔,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不断拼搏奋进。

当我走进航空领域,真正成为一名现场工艺工程师时,才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责任与意义。我的工作主要包括工艺编制、优化以及现场问题解决。工艺编制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,每一个参数、每一道工序都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。在编制工艺文件的过程中,我需要查阅大量资料,与设计人员、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,确保工艺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。每完成一份工艺文件,就仿佛看到了一架架先进的飞机在我的笔下逐渐成形,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。

然而,工艺编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需求的变化,工艺优化显得尤为重要。在现场工作中,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比如产品质量不稳定、生产效率低下等。这就需要我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,对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,找出问题的根源,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。在解决现场问题的过程中,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。有时候,一个问题可能需要花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解决,但我从未想过放弃。因为我知道,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,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验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还培养了自己与团队协的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航空工业74年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,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,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。作为新一代航空人,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,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航空人的优良传统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,投入到航空事业的建设中去。

我深知,在未来的道路上,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等待着我。但我坚信,只要我们怀揣着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执着,勇于创新,敢于拼搏,就一定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,实现我国航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。

值此新中国航空工业74周年之际,我想对航空深情告白:我愿以青春之我,奉献航空事业;我愿以奋斗之姿,助力航空腾飞。(王乃境)